2021-04-08 15:08:52 事業單位考試網 http://www.mexicanfoood.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劉君娜
【導讀】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劉君娜發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4.2),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參加刷題、?、領取時政資料,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1.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 )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
A.市場調節和價值規律
B.事前審批和督導檢查
C.信貸政策和金融政策
D.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因此,選擇D選項。
2.實踐告訴我們,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這對我們的啟示是:
A.外因是事物發展的重要條件
B.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
C.事物的發展是質變和量變的統一
D.要善于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努力促成質變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題干中提到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堅持依法防控體現了我們做事情要善于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努力促成質變打贏疫情防控戰。ABC項材料中未體現。因此,選擇D選項。
3.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民經濟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據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進行結構調整,以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這一論斷突出體現了:
A.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B.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原因的道理
C.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D.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相統一的觀點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題干中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據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進行結構調整,以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體現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B項: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矛盾統一體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題干并未體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原理。C項: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題干未體現。D項: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發展是質變和量變的統一。題干并未體現質量互變的觀點。因此,選擇A選項。
4.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舉行的(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的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A.南昌起義
B.廣州起義
C.武昌起義
D.秋收起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共黨史知識。八一南昌起義簡稱南昌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
B項:廣州起義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廣州領導工人、農民和革命士兵舉行的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B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C項:秋收起義是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控制下的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國共產黨從此轉入地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在群眾基礎較好的湘鄂粵贛四省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C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D項: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D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因此,選擇A選項。
5.下列不屬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
A.最低生活保障
B最低工資保障
C.年終獎金
D.社會保險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知識。最低工資保障是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給勞動者的最低工資報酬。我們可以把最低工資保障理解為底薪,是用人單位發放,所以它屬于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調整手段,選項A、C、D都屬于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因此,選擇B選項。
6.關于中國陶瓷文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統稱為瓷器
B.青花瓷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
C.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D.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前一千多年,中國就能制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人文歷史知識。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結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
B項: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是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色釉瓷。B項錯誤。C項:中國五大名窯即宋代五大名窯,分別為:鈞窯、汝窯、官窯、定窯、哥窯。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C項正確。D項: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前一千多年,中國就能制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D項正確。
因此,選擇A選項。
7.“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現在常表示怎么問都說不知道。請問“三不知”具體是指:
A.天文、地理、文學
B.孔子、孟子、老子
C.自己的姓名、籍貫、生辰
D.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知識。一問三不知出自于《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一問三不知”是從荀寅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因此,選擇D選項。
8.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占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 )租賃合同的效力。例如:小明租住房子的房東要把房子轉賣給別人,便通知小明立刻搬走。在該租賃期限未屆滿前,小明可依法:
A.影響,搬走
B.影響,協商
C.不影響,拒絕
D.不影響,搬走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合同法知識。根據《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占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就是說租賃物的所有權發生變動后,原租賃合同及承租人的承租權仍然合法有效。而且承租人與受讓人之間無須重新訂立租賃合同,受讓人在受讓該租賃物的所有權時,就取代了出讓人在原租賃合同中的地位,其仍然要受原租賃合同的約束。因此,選擇C選項。
二、多選題
9.以下選項中關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描述正確的是:
A.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引入競爭激勵機制
B.在合理劃分政府和事業單位職責權限的基礎上,進一步約束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權
C.逐步取消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不再按行政級別確定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
D.根據社會職能、經費來源的不同和崗位工作性質的不同,實行分類管理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事業單位用人管理制度!蛾P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為:脫鉤、分類、放權、搞活。①逐步取消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不再按照行政級別確立事業單位人員的待遇;②根據社會職能、經費來源的不同和崗位工作性質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特點和不同崗位特點的人事制度,實行分類管理;③在合理劃分政府和事業單位權限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權,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用人上的自我約束機制;④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引入競爭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資分配制度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
因此,選擇ACD選項。
10.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A.曾國藩
B.林則徐
C.梁啟超
D.張之洞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歷史。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1894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歷時30余年的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親王奕欣、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此外還有崇厚、沈葆楨、劉坤一、唐廷樞、張謇等。
B項: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歷史治水名人,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但并不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B項錯誤。
C項: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7歲中舉。后從師于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后先后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并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也不是洋務運動代表人物,C項錯誤。
因此,選擇AD選項。
官方微信號
官方微博號
事業單位考試推薦 | |||||
熱點考試 | |||||
招考公告 | 職位表 | 報考流程 | 報名條件 | 報名入口 | |
報名人數 | 政策法規 | 歷年考情 | 考試大綱 | 錄用公示 | |
準考證 | 成績查詢 | 資格復審 | 面試名單 | 體檢名單 | |
實用備考 | |||||
每日直播 | 時政周播 | 領資料包 | 試題資料 | 備考資料 | |
圖書購買 | 筆試課程 | 面試課程 | 網絡課程 | 更多>>> |
事業單位公眾號
事業單位微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