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年-2020 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能力 A 類考情分析
《綜合應用能力 (A 類) 》 是針對事業單位綜合管理崗位而設置的考試科目。 考生如果要勝 任管理崗位的工作, 需要具備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即符合 “人崗匹配” 的要求, 我們稱之為勝任力。 《大綱》 將這種勝任力劃分為五大部分: 管理角色意識、 分析判斷能力、 計劃 與控制能力、 溝通協調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本考試科目以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公共管理類案例為 依托, 基于勝任力視角對應試考生進行全面考查。
從歷年真題及命題規律來看, 綜合應用能力 (A 類) 考查內容不會有大的變化, 仍然是對五 大能力的考察。 這一科目的測查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勝任管理崗位的綜合素質, 進而實現人崗匹配。 所以, 這一科目將繼續保持對勝任力考察這一特點, 在內容上變化不大。
(2) 2021 年上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 A 類考情分析
2021 年 5 月 22 日, 上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的大幕圓滿落下。 根據考生的回憶, 今年考試整體題 型比較平穩, 沒有特殊的困難和陷阱。 考試結束之后, 我們第一時間組織相應專家, 根據考生的 回憶情況, 對今年綜合管理類 (A 類) 中的 《綜合應用能力》 科目的情況作了集中研討。 我們發 現, 2021 年上半年聯考綜合應用 A 類考試主要呈現出如下特點:
【呼應時代主題】
人民調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一項偉大創舉。 它作為化解民間糾紛的有效手段, 在 社會管理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加快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 (2020-2025 年) 》 中明確指出, 要進 一步健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制度機制, 積極打造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升級版, 加強行業性專業性 人民調解工作,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本次綜合應用能力 A 類的主題具體到 A 市調解中心的相關問 題, 事實上對整個材料信息進行了微觀化處理, 跟基層工作實際結合非常緊密。 綜合應用能力 A 類的考試主題微觀, 考試切入點很細, 具體到該調解中心工作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結合事業單位 處理 “管理者” 和 “服務對象” 之間的具體關系, 進行實務操作和處理。 因此, 準備事業單位考 試的小伙伴, 明白政策方向非常重要, 但是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和掌握基層工作的實務方法, 只有這樣, 才能更好地答出綜合應用能力 A 類的相關題目。
【具象化呈現材料】
從本次考試的材料來看, 整體比較平穩和具體。 結合考生的回憶, 本次綜合應用能力 A 類考 試的材料篇幅適中, 表文結合, 共 5 則, 延續了 2019 年和 2020 年的表格+文字的材料呈現方式, 考生需要加以重視。 材料以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服務中心為背景, 以專題研討會的形式了解人民調 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探討打造行業性、 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 以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程度, 及時高效地化解群眾的矛盾糾紛。
【多樣化提出任務】
從題目來看, 本次考試共有四個重大任務。 在作答之前設定身份, 這與以往綜合應用能力 A 類一致。 本次限定的身份是 A 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服務中心綜合辦公室主任助理趙佳, 考生需要 站在這一身份上根據材料來進行作答。
第一題, 你正在為新入職員工培訓課程準備課件。 此題作答要求便可看出主要考察信息歸納 能力, 需要考生從人民調解相關制度歷史沿革一覽表中和新聞報道摘要中歸納出 “人民調解工作 開展成效” 的內容要點。
第二題, 根據材料三, 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 此題的靶向問題在于尋找調解工作中的問題, 并針對性提出解決的建議, 材料三是以研討會對話的形式, 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紛紛表達自己的觀 點和意見, 我們需要對對話信息進行整合, 遵循 “同項合并, 異項羅列” 的原則, 合并為答案, 再結合機關實務操作的相關知識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題, 根據材料四, 列出溝通的內容要點。 此題首先明確身份角色是助理趙佳, 為爭取張 教授助力調解工作的展開, 我們可以從行業性、 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建立的必要性和已取得 成績, 當前調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張教授對調委會工作展開的重要性以等幾個方面展開勸說。
第四題, 請根據材料五, 撰寫一份宣傳稿。 本題考察同學們的文字表達能力。 文種定位宣傳 稿, 屬于常規文種的寫作。 同學們需要注意從宣傳稿的格式和正文的核心內容入手, 注意宣傳稿 本身的特性, 包括語言的感染力, 內容的具體性和豐富性等。
(1) 2019 年-2020 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能力 B 類考情分析
《綜合應用能力》 (B 類) 是針對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 的考試科目, 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目前已經考過的試題看, 試題類型相對比較固定, 但不排除今后會有新題型出現。 無論是 舊題型還是新題型, 都會緊密貼合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的特點, 圍繞本科目的考試 大綱、 測評要素進行設計, 在核心測查點上不會有太大變化。
(2) 2021 年上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 B 類考情分析
【概念分析題, 難度適中, 18 分】
概念分析題作為歷年綜合應用 B 類考試的?碱}型, 此次考試依然和之前保持相同, 出現在 第一題的位置。 分值 18 分。 考查的概念主題是 “海綿城市”, 是我們城市管理涉及的概念。 整體 來講, 之前做過 “智慧城市” 和 “韌性城市” 的同學, 做這一題還是比較容易的。 材料形式和歷 年試題類似, 沒有太大的差別。 本次給出了一個材料, 共三段。 兩題都是根據這一材料作答。 設 置了兩個問題: 第一題是下定義, 100 字以內; 第二題要求指出原則, 也就是概括要點, 25 字以 內。 題目的考察方式常規, 也是我們多次練習的, 難度不大。
【校閱改錯題, 難度較低, 32 分】
校閱改錯題作為綜合應用 B 類考試的固定考試題目, 與此前考試保持相同, 出現在第二題的 位置。 今年的校閱改錯題的要求比較常規, 依然是指出 8 處錯誤, 32 分。 與我們在日常教學和練 習中出現的題目題干要求保持相同。 今年校閱改錯的主題是 “現代化道路”, 考查錯誤類型在上課 時都有涉及, 實現了考點全面的覆蓋。 大家想找出 8 處不算太難。 比如 2、 6、 7 句存在用詞不當, 5、 13 成分出現贅余 (殘缺), 8、 11 句關聯詞錯誤、 13 句搭配不當。 這 8 處還是比較好找的。 當 然, 和以前的題目一樣, 本題也不只這 8 處。
【論證評價, 難度適中, 40 分】
論證評價的考察方式是較為新穎的客觀題加選題的模式。 考題分數為 40 分, 考察的主題為青少 年閱讀。 其中第一題為客觀題, 要求大家從下列 ABCDE 選項中, 分別找出與文中①②③處論證錯誤 最為類似的一個句子, 單選題。 第二題要求大家指出材料中除①②③處之外的 3 處論證錯誤并分別說 明理由。 每一處先將論證錯誤寫在 “X” 處 (不超過 75 字), 再將相應理由寫在 “Y” 處 (不超過 50 字)。
整體來講論證的錯誤類型還是比較常規, 在我們的授課中也都有所提及。 其中難度大一點的 并不是第二題, 而是第一題選擇題。 難就難在一個論證錯誤中可能包含了不只一種錯誤類型, 這 就在錯誤匹配時對大家產生了很大的干擾。
【寫作題話題清晰, 難度偏低, 60 分】
寫作題作為考試的最后一道題, 也是決定分數的關鍵一道題, 今年寫作分值依然是 60 分。 許 多考生對于寫作類題比較恐懼, 不過此次的綜 B 寫作題卻捷報頻傳, 因為考查的話題是 “目標”, 這個主題還是比較明確的, 大家圍繞著 “目標” 意義、 措施等方面出發, 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而且我們在議論文的課程中對于這一主題其實也是多次提及, 甚至于我們的很多例子做簡單修改之后可以直接套用。 所以今年的作文對于我們華圖的學員來講并不是什么攔路虎。
總體來看, 522 全國事業單位聯考 《綜合應用能力 B 類》, 不論是考查內容, 還是考查形式都 是比較成熟, 沒有比較大的變化。 而且其中考的相關知識點以及出題方向, 在我們的各類培訓課 程中也都是涉及到了的, 不存在 “超綱問題”。 各位考生若是系統并扎實的學習了我們的課程, 這 套試題的難度系數應該是不大的。
(1) 2019 年-2020 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能力 C 類考情分析
《綜合應用能力 (C 類) 》 是針對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 置的考試科目, 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 能力。
試卷以主觀性試題為主, 主要題型包括科技文獻閱讀題、 論證評價題、 科技實務題、 材料作 文題等。 每次考試從上述題型中組合選用。
從考過的真題來看, C 類考試歷次都是由 3 道大題組成, 從分值的分配情況來看, 科技文獻 閱讀題分值 50 分保持穩定; 論證評價題在 40 分或 50 分之間變動; 科技實務題 40 分或者 50 分; 材料作文題在 50 分與 60 分之間變動。 一般第一題都是科技文獻閱讀題, 此題可以說也是綜合應 用 C 類考試的必考題型。
具體來看, 科技文獻閱讀題通常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共同構成。 客觀題為選擇 (單選、 匹配、 不定項) 或者判斷, 主觀題為辨析題、 摘要、 簡答等。 在第二題的考查中, 出現過兩類試題, 分 別為科技實務題和論證評價題, 科技實務題考察可有兩種考察形式, 一種是分析表格信息, 另一 種是整理文字材料, 通過表格、 圖形的方式梳理文字內容, 在最近的考試中, 考察一些關于數值 計算方法等內容。 論證評價題, 題干部分每年均在變化, 最新的答題方式為 A+B 型, 考生在練習 需要注意。 在 C 類的考試中, 第三題均為材料寫作題, 其主題通常圍繞科技創新、 協同合作、 生 態文明等方面。 例如 “科學的人性化”、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等。
(2) 2021 年上半年事業單位聯考綜合應用 C 類考情分析
【科技文獻閱讀題, 難度適中, 50 分】
科技文獻閱讀題作為歷年綜合應用 C 類考試的?碱}型, 此次考試依然和之前保持相同, 出 現在第一題的位置。 分值 50 分。 考查的主題是 “云計算”, 是當前科技前沿的話題, 比較符合綜 C 科技文獻閱讀題歷年材料的較新穎的規律。 共設置四題。 第一題為單選題, 共兩道, 單選題變 難了。 第二題為多選選擇題, 多選題變簡單了。 第三題, 辨析題較難。 第四道題, 摘要根據材料 的邏輯梳理較為簡單, 相比于往年的辨析題, 更容易寫出答案。
【論證評價, 難度較大, 40 分】
論證評價題與過去出題方式一致, 此次考察的主題是再生水。 閱讀材料相對容易理解, 但分 析材料的難度較大, 具體體現在多段話共同論證同一論點, 打破了過去論據、 論點一一對應的出 題模式, 材料共四段, 第一段和第四段均無錯誤類型, 論證錯誤集中在第二、 三段。 其中, 出現兩次統計學謬誤、 一次以偏概全。 并且, 第一次出現偷換論題的錯誤類型。 整體來看, 論證的錯 誤類型均屬于課程理論體系內容, 只要考生熟練掌握, 論證評價題得分不會太難。
【寫作題話題清晰, 難度偏低, 60 分】
寫作題作為考試的最后一道題, 也是決定分數的關鍵一道題, 今年寫作分值依然是 60 分。 許 多考生對于寫作類題比較恐懼, 但今年以 “科學進步的助力因素” 為話題相對簡單。 這篇文章從 題干的信息可以分析出諸多推動科學進步的因素, 例如: 科技創新、 科學精神、 人文精神等幾個 大方向探討。 材料共三個自然段, 第一個自然段可以提煉出分論點, 科技的進步需要付諸實踐; 第二自然段可以提煉出分論點, 要敢于挑戰困難、 突破困難; 第三自然段可以提煉分論點, 科技 的進步需要敢于設想、 勇于創新。 本篇文章, 最佳立意是從對策角度進行論證。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